|
三年建成1000个急救站,AED成指定设备近日,昆明市首批52个配有AED设备的微型急救站已试点投放完成。 云南省卫健委在《关于开展全民卫生应急自救互救能力建设工作的意见》文件中,就明确提出:要在学校、风景名胜区、体育场馆、会展中心等人流密集区域推广放置AED,并对相关人员进行培训。 由此看来,此次急救站成功试点,意味着这项举措正式落地实施! 微型急救站面向大型商业区、景区等重点场所开设,提供急救包、担架等物资供民众应急使用,更重要的是,每个急救站都配有“救命神器”AED。 为了进一步提高公众应急自救能力,昆明市卫健委制定了急救站项目建设实施方案——计划以昆明市为起点,投资2.5亿元,建设4000个微型急救站。并规划3年后在云南省完成一万个微型急救站的建设。 除了云南省,同样规划急救站建设的还有贵州省。 根据《关于加快构建山地紧急医学救援体系建设的意见》,贵州省规划由政府投入在学校、社区、车站、广场、景区等场所建设智慧卫生急救站,每个站配备1台AED、1副担架和常用急救药品等设备物资。到2030年,全省要配备智慧卫生急救站1000个。 配置AED被纳入国家战略 开启全国配置浪潮 数据显示,我国每年约55万人因心源性猝死离世,等同于减损一座中等城市人口,相当于每分钟就有1人猝死,而抢救成功率不足1%…… 根据我国猝死人数和国家卫健委《公共场所自动体外除颤器配置及管理技术指南(征求意见稿)》文件标准,AED配置数量应达到100-200台/10万人,以我国141178万的人口总量,AED配置数应达到141-282万台。 而现实是我国每10万人AED配置数不足2台,这意味着,在很长一段时期内,国内拥有旺盛且稳定的AED需求。随着国家的政策推进,这种需求会变得更加紧迫。
AED配置问题目前已得到国家高度重视,国务院印发的《健康中国行动(2019—2030年)》文件明确:凡是学校、机关、企事业单位和机场、车站、港口客运站、大型商场、电影院等人员密集场所都应该配备急救药品、器材和设施,配置自动体外除颤器(AED)。 文件出台后,多地接连响应。除云南、贵州外,北京市也明确:到2022年底,要完成446个急救工作站的建设布局;陕西省将由红十字会牵头,未来三年,将投资10亿在省内建设10500个配有AED的“护心”驿站。 可以预见,未来2-3年,将有更多省市响应国家战略,出台AED配置计划;未来3-5年,AED将开启规模化普及之路,需求和市场将迎来空前高涨! |